top of page

马太福音注释
​第四章

4:1-11 在旷野受试探

[4:1] 当时,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

耶稣受完浸,就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当时」-路加说明这是耶稣刚受完浸离开约但河时(路4:1)。「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根据可1:12,圣灵把耶稣催到旷野里去。在旷野,耶稣与野兽同在一处(可1:13)。「魔鬼」-原文的意思是控告者,有时被称为撒旦,是与神为敌的邪恶之灵。「试探」-含有试炼的意义,而不是引诱的意思,因为这试探是出于圣灵的引导。

耶稣为什么要受魔鬼的试探呢?从魔鬼的三次试探,我们可以看到试探是要考验他与神的关系,考验他是否会顺服神,此外,他受过试探,就能体恤信徒的软弱及搭救被试探的人(来4:15;2:18)。

 

[4:2-3] 他禁食四十昼夜,后来就饿了。那试探人的进前来,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

耶稣禁食四十日后,极其饥锇。摩西和以利亞也曾四十日不吃不喝(出34:28; 王上19:8)。这时,魔鬼来了,他等到适当的时机,才出现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 「若是」-既然是。这是第一个试探-将石头变成食物。魔鬼用物质来试探耶稣,他想引诱耶稣运用神给他的大能来满足肉身的需要,而不必亲身经历作为人的苦难。他来到这世上,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太20:28)。神给他的大能是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

 

[4:4] 耶稣却回答说:「经上记著说:人活著,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耶稣用神的话来回答魔鬼。这话记录在申8:3。以色列人在旷野四十年,不是单靠食物,他们靠神的应许而得着吗哪作食物。耶稣认识到他所经受的饥锇,是体验申8:3所记的教训。他要学会把神的旨意放在首位。神并没有叫他把石头变为食物。虽然他极其饥锇,他也不会随自己的心意来充饥。耶稣用神的话胜过魔鬼的试探。每次耶稣遇到试探,他都使用神的话。这是运用圣灵的宝剑的重要例子(弗6:17)。

 

[4:5-6] 魔鬼就带他进了圣城,叫他站在殿顶上,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跳下去,因为经上记著:主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

接着,魔鬼就带耶稣进了圣城,即耶路撒冷,并让他站在殿顶上。魔鬼对耶稣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跳下去。」他挑战耶稣,叫他从殿顶跳下去以证明他是神的儿子。这是第二个试探-从殿顶跳下去。在此,魔鬼引用圣经的话,「经上记着」--经文是取自诗91:11-12。魔鬼用虚荣来试探耶稣。他想引诱耶稣去试探神的信实,即神是否会保护他。魔鬼故意漏掉一段,「在你行的一切道路」。经文的意思是: 若一个人遵行神心意,神会应许在他所行的一切道路上保护他。

 

[4:7] 耶稣对他说:「经上又记著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

耶稣再次用神的话回答魔鬼,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这是引自申6:16。「不可试探主你的神」-似乎是指不按神的旨意而故意处在一种困境,以试看神是否会搭救,这就是对神的挑战。

 

[4:8-9] 魔鬼又带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将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华都指给他看,对他说:「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赐给你。」

魔鬼又带耶稣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将当时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华都指给他看。这可能是魔鬼所用的一种幻象。根据路4:5,魔鬼霎时间把天下的万国都指给他(耶稣)看。若耶稣俯伏拜他,他便将一切都交给耶稣。这是第三个试探-拥有全世界。魔鬼用世上的权势来试探耶稣。他想引诱耶稣藉着拜他而拥有世上一切的权柄。可是,耶稣是靠着顺服神得到天上地下的一切权柄的(太28:18)。

 

[4:10] 耶稣说:「撒但,退去吧!因为经上记著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

耶稣叫出魔鬼的名字撒但。撒但是敌人的意思。耶稣叫撒但走开,并引用神的话:「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这话引自申6:13。敬拜和事奉都只单单向神,向撒旦下拜就是违反了这个原则。

 

[4:11] 于是,魔鬼离了耶稣,有天使来伺候他。

耶稣抵抗了魔鬼的试探后,魔鬼终于离开了他。根据路4:13,魔鬼用完了各样的试探,就暂时离开耶稣。这说明耶稣不是单受以上所记载的三样试探。魔鬼只是暂时离开耶稣而已,他还会不断试探耶稣的(太16:22-23;27:40)。

试探完之后,天使们来照顾耶稣。他们可能是提供物质的需要和给予属灵的慰问。

4:12-16 耶稣居住加利利

[4:12] 耶稣听见约翰下了监,就退到加利利去;

第11节与第12节之间间隔了一段时间。马太并没有把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记录下来。不过我们可以从约1-4章知道在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那就是耶稣是在犹太地传道并施浸(约3:22-24)。耶稣听说约翰被捕,就退到加利利去。约翰因批评希律王不该娶自己亲兄弟的妻子而被下在监里(太14:3-4)。约翰的任务已告一段落。现在耶稣必须亲自工作了。

 

[4:13] 后又离开拿撒勒,往迦百农去,就住在那里。那地方靠海,在西布伦和拿弗他利的边界上。

耶稣并没有在拿撒勒停留,因为他在那里宣讲外邦人的救恩而百姓要杀他(路4:16-30)。告别了拿撒勒,耶稣就在迦百农安顿下来。「迦百农」离西布伦和拿弗他利区的加利利海很近,当时它是一个大城镇。西布伦和拿弗他利位于加利利海的西南面和西北面,与迦百农相毗邻,故称边界上。

 

[4:14-16] 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西布伦地,拿弗他利地,就是沿海的路,约但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著他们。

耶稣在迦百农安顿下来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书9:1-2的预言。「沿海的路」-这是指加利利海。「约但河外」-在以赛亚书,约但河外是从亚述侵略者的角度来指约但河西北面的广大地区。「外邦人」是指犹太人以外的各族人。「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加利利地住有许多外邦人,故称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坐在黑暗里的百姓」是指活在属灵上无知的人。「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是指活在死亡的荫影下的人。这都是指加利利地人的生命中的道德与属灵的情况。「看见了大光…有光发现照著他们」-耶稣是世界的光(约8:12)。他发出的光以及他的信息和工作,照耀了这地区。

 

 

4:17 耶稣开始传道

[4:17] 从那时候,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从那时候」-这可能是指从耶稣安顿在迦百农的时候。「传起道来」-这是耶稣在加利利的传道事工的开始。耶稣所传的信息与约翰所传的是相同的。他应许他会建立他的教会,他也描述他所传的天国,那教会被描述为「天国」(太16:18)。

 

 

4:18-22 呼召四个门徒

[4:18-19] 耶稣在加利利海边行走,看见弟兄二人,就是那称呼彼得的西门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里撒网;他们本是打鱼的。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

耶稣在加利利海边行走,看见兄弟两人。加利利海的面积只不过是231平方公里,那里的捕鱼业极为昌盛。「彼得和安得烈」-他们早已是耶稣的门徒(约1:40-42)。当时他们以捕鱼为生。正在海里撒网,耶稣再呼召他们去事奉,并要他们抛弃职业来跟从他,作得人的渔夫,这暗示基督徒在这世界的主要工作是要领人归基督。

 

[4:20] 他们就立刻舍了网,跟从了他。

他们听了耶稣的话,立刻作出反应,扔下渔网,跟从了他。

 

[4:21-22] 从那里往前走,又看见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他兄弟约翰,同他们的父亲西庇太在船上补网,耶稣就招呼他们,他们立刻舍了船,别了父亲,跟从了耶稣。

耶稣继续在加利利海边行走,又看见另外两兄弟,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约翰在船上补网。他们是耶稣的表兄弟,因为他们的母亲撒罗米是耶稣的母亲马利亚的亲姊妹(可15:40;约19:25)。耶稣招呼他们,他们立刻离开渔船和父亲,跟从了他。这说明要跟从耶稣需要全心全意的献身。

 

 

4:23-24 传道与医治

[4:23] 耶稣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

接下来的三节经文缩写了耶稣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与教训。「走遍加利利」-这显示耶稣在这地区进行强化传道。「会堂里教训人」-会堂是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后才开始有的,因那时在异国已无圣殿。犹太人为了聚集敬拜神并聆听神的话,会堂就在各地应运而生。主耶稣开始传道时,利用会堂里的人多,就在那里教训众人。「传天国的福音」-太4:23是新约中首次提到福音的经文。「福音」是好消息。耶稣宣布天国即将到来的好消息,这说明这国度是建立在当时还活着的人的有生之时,对他们来说,若这国度在他们死了很久以后才被建立,那并不是好消息。「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耶稣为人民治愈各种疾病。治病证明他是神的儿子(约20:30-31)。他同情所有人类的痛苦并治愈他们的身体,为的是能医治他们的灵魂。

 

[4:24] 他的名声就传遍了叙利亚。那里的人把一切害病的,就是害各样疾病、各样疼痛的和被鬼附的,癫痫的,瘫痪的,都带了来,耶稣就治好了他们。

耶稣的名声甚至传遍了叙利亚,即以色列北部和东北部的罗马省份。人们把一切生病的人都送到他那里,他为他们一一治好,这些人被不同的疾病和痛苦所折磨着,有些被鬼缠身,有些患癫痫症,还有些人瘫痪不起。「人被鬼附的」-这种情况,在耶稣工作的日子是不少的。这可能是一个特别的机会来显明他的权柄胜过那看不见的世界。

 

[4:25] 当下,有许多人从加利利,低加波利,耶路撒冷,犹太,约但河外来跟著他。

耶稣身为老师与医治者深受欢迎。有许多人跟随了耶稣,他们分别来自加利利、低加波利、耶路撒冷、犹太和约但河外。「低加波利」-意思是十城区,在加利利海东面的广大地区有十座外邦人的城市,有犹太人杂居其中,通行希腊文化。「约但河外」-这是指利比亚,介于约但河和阿拉伯沙漠之间的地区。跟随耶稣的人众多,他们为耶稣的工作上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即登山宝训,作了铺垫(太5-7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