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马太福音注释
​第十七章

17:1-13 耶稣变了形像

[17:1-2] 过了六天,耶稣带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暗暗的上了高山,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

在路9:28,路加记载为八天,因为他把前后两天也计算在内。耶稣讲完记载在16章的道后六天,他带着彼得、约翰和雅各三人登上一座高山。这可能是指在该撒利亚腓立比附近高达九千多尺的黑门山。根据路9:28,耶稣带著彼得、约翰、雅各上山去祷告。彼得、约翰和雅各是耶稣最亲近的门徒(参26:37;可5:37;路8:51)。在那里,耶稣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根据路 9:29,耶稣的面貌改变了。在此,耶稣充满神性,显出他的尊贵荣耀。                                                                                                                                          

[17:3] 忽然,有摩西,以利亚向他们显现,同耶稣说话。

忽然,摩西和以利亚一起出现跟耶稣谈话。马太没有说明门徒们是怎样认出摩西和以利亚的。根据路加福音的记载,彼得和他的同伴们都打盹,既清醒了,就看见耶稣的荣光,并同他站著的那两个人(路9:32)。摩西和以利亚是旧约里的伟大人物。摩西已死了一千五百年(申34:5-7),而以利亚已离开地上九百年(王下2:11)。这个记载显示人死后有生命、知觉和相互认知能力。按照路9:30-31,摩西和以利亚谈论着耶稣的死,即死在耶路撒冷。

 

[17:4-6] 彼得对耶稣说:「主啊,我们在这里真好!你若愿意,让我们就在这里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说话之间,忽然有一朵光明的云彩遮盖他们,且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门徒听见,就俯伏在地,极其害怕。

根据路加福音的记载,当摩西和以利亚正要与耶稣分离时,彼得对耶稣说:「夫子,我们在这里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他不知道所说的是什么(路 9:33)。可 9:6记载当时彼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因为他们甚是惧怕。彼得正说这话时,有一朵光明的云彩出现,遮盖着他们,一个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在耶稣受浸时,同样的声音宣布耶稣是神的儿子(太3:17)。但是,现在这声音又补充了「你们要听他!」

摩西是个伟大的律法先知,而以利亚是众先知的代表。彼得建议搭三座棚,一座给耶稣,一座给摩西,另一座给以利亚。以色列人出埃及在迦南地的旷野中,用帐棚作为敬拜神的场所。彼得似乎建议搭三座敬拜的场所分别给耶稣、摩西和以利亚。可是神只容许一座棚给他的儿子,而且要听他。在此,神断言旧约律法已接近终止,并强调耶稣在地上的权柄的起始。先前,犹太人要听从摩西,后来他们要听从以利亚和其他的先知,现在门徒们要听从耶稣,因为他是神的儿子。

彼得他们听到从云彩里出来的声音,就非常害怕,都俯伏在地上,因为他们若见到神的面就不能存活(参出 33:20)。

 

[17:7-9] 耶稣进前来,摸他们,说:「起来,不要害怕!」他们举目不见一人,只见耶稣在那里。下山的时候,耶稣吩咐他们说:「人子还没有从死里复活,你们不要将所看见的告诉人。」

耶稣就走过来摸彼得他们说:「起来,不要害怕!」他们再抬起头来,只看见耶稣一个人,摩西和以利亚已离开了,留下耶稣来设立律法和做先知。

耶稣只带了三个使徒上山,把另外的九个留在山脚下。下山途中,耶稣吩咐彼得他们在他死而复活之前,不要把他们所看见的告诉别人。这可能是为了避免犹太人来强逼他作王而影响他救赎的工作(参16:20注)。另外,门徒们当时很可能还不明白他们所看见及所听见的事的意义。根据可9:10,门徒们彼此议论「从死里复活」是什么意思。耶稣在太16:21对他们说过他必要死而复活,可是他们不明白。

耶稣改变形像,共有三个重要的教训,即耶稣的神性,旧约的终止和复活。既然他们还不明白,所以他们不可能正确地教导别人。他们要等到耶稣复活后才能给其他的人解释他们所看见及所听见的事的意义。

 

[17:10-13] 门徒问耶稣说:「文士为什么说以利亚必须先来?」耶稣对他们回答说:「以利亚固然先来,并要复兴万事;只是我告诉你们,以利亚已经来了,人却不认识他,竟任意待他。人子也将要这样受他们的害。」门徒这才明白耶稣所说的是指著施浸的约翰。

在此,耶稣为门徒们解释了有关以利亚先来的事。门徒们刚在高山上看见了以利亚的显现。他们不明白若耶稣是弥赛亚,为何他比以利亚先来呢,因为文士常说以利亚要比弥赛亚先来(玛3:1;4:5)。耶稣同意文士的说法。他解释道以利亚固然先来,并要「复兴万事」,即道德的复兴。而且,他已经来了。不过人们不认识他,所以就任意待他。耶稣所说的以利亚是指施浸约翰(13节)。因此,玛4:5的预言,是指着施浸约翰,现已应验了。根据路1:17,施浸约翰「必行在主的前面,叫为父的心转向儿女,叫悖逆的人转从义人的智慧,又为主预备合用的百姓」。在太11:7-15,耶稣说:「经上记着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预备道路』,所说的就是这个人」…「你们若肯领受,这人就是那应当来的以利亚。」耶稣所说的这人就是施浸约翰。约翰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路 1:17)。可是,人们不知道他是谁,所以把他处死(太14:6-12)。耶稣断言他也要受同样的迫害。

 

 

17:14-21 医治患癫痫病的小孩

[17:14-18] 耶稣和门徒到了众人那里,有一个人来见耶稣,跪下,说:「主啊,怜悯我的儿子。他害癫痫的病很苦,屡次跌在火里,屡次跌在水里。我带他到你门徒那里,他们却不能医治他。」耶稣说:「嗳!这又不信又悖谬的世代啊,我在你们这里要到几时呢?我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把他带到我这里来吧!」耶稣斥责那鬼,鬼就出来;从此孩子就痊愈了。

现在,耶稣和门徒们回到了众人那里。有一个人跑来跪在耶稣面前请求耶稣怜悯他的儿子,因他的儿子得了癫痫病,非常痛苦。他曾经几次跌进火里,掉进水里。这个人带他儿子去见门徒们(指其他的九个使徒),但是他们治不好他。在太10:1,耶稣差派十二个门徒时已给他们权柄,能赶逐污鬼,并医治各样的病症。可是现在他们不能医治这孩子的病。于是耶稣指责门徒们与众人,指出他们的信心不够。他吩咐他们把孩子带来。耶稣斥责那鬼,鬼就出来,那孩子的病立刻就痊愈了。原来使这孩子受苦的是鬼,而不是病症。耶稣的权柄胜过鬼,因此他能赶驱鬼。

 

[17:19-21] 门徒暗暗的到耶稣跟前,说:「我们为什么不能赶出那鬼呢?」耶稣说:「是因你们的信心小。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他也必挪去;并且你们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至于这一类的鬼,若不祷告、禁食,他就不出来。」

事后,门徒们私下问耶稣为什么他们不能把那鬼赶出去。耶稣回答这是因为他们的信心不够。耶稣对他们说: 「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他也必挪去。」耶稣的话指明信心的重要性。「信心像一粒芥菜种」是指最小的一点信心。若门徒有最小的一点信心,他们也能挪移高山。「叫山挪移」是一种习惯讲法,表示克服巨大的困难(参赛54:10; 林前13:2)。若他们有挪移高山的信心,那么没有一件事是不可能做的了。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因为只有行异能的才能作出不可能的事。这里的要点是只要合乎神的旨意,凭着信心什么都能做到(约一5:14)。耶稣的话说明门徒们的信心比不上最小的一点信心。祷告和禁食必会巩固门徒们的信心。这样,他们才能把这一类顽固的鬼赶出来。

 

 

17:22-23 被出卖,死和复活的预言

[17:22-23] 他们还住在加利利的时候,耶稣对门徒说:「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他们要杀害他,第三日他要复活。」门徒就大大的忧愁。

耶稣和门徒们在加利利一个地方聚会的时候,他第二次宣布他将会落到人的手里,被杀害,在第三日复活。门徒们听了,便十分忧愁。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都记载了门徒们不明白这话,但又不敢问他(可 9:32;路9:45)。彼得、约翰和雅各可能会比其他的门徒们懂的多一些,因为他们目睹了耶稣改变形象。但是,他们不能把所看见的告诉别人。

 

 

17:24-27 论交税

[17:24-26] 到了迦百农,有收丁税的人来见彼得,说:「你们的先生不纳丁税吗?」彼得说:「纳。」他进了屋子,耶稣先向他说:「西门,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谁徵收关税、丁税?是向自己的儿子呢?是向外人呢?」彼得说:「是向外人。」耶稣说:「既然如此,儿子就可以免税了。

当耶稣和门徒们来到迦百农时,有几个征收圣殿税的人来问彼得:「你们的先生不纳丁税吗?」丁税是圣殿税。这个税是指在出30:11-16所规定的犹太男子每年要缴纳的半舍客勒银子,作为维持圣殿的费用。彼得说:「纳。」他进屋子的时候,耶稣先问彼得世上的君王是向自己的儿子征税,还是向外人征税。彼得回答说是向外人征税。所以,耶稣当然不用交税来维持神的殿,因为他是神的儿子。

 

[17:27] 但恐怕触犯他们,你且往海边去钓鱼,把先钓上来的鱼拿起来,开了他的口,必得一块钱,可以拿去给他们,作你我的税银。」

但是,耶稣不想触犯这些税官们。他要付圣殿税,以免众人说他和门徒们藐视圣殿。于是他吩咐彼得到湖边钓鱼,并指示他打开所钓的第一条鱼的嘴巴。耶稣告诉彼得必找到一块钱,而且他可以拿去给税官,作耶稣和彼得的税银。这个例子教导门徒们若在某事拥有特权的话,他们的行为也要端正,不要惹起不必要的冒犯。圣经教导基督徒要服从政府并纳税(罗 13:1,6),因为耶稣就是一个好榜样。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