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注释
第十四章
14:1-2 犹太领袖策划杀害耶稣
[14:1-2] 过两天是逾越节,又是除酵节,祭司长和文士想法子怎么用诡计捉拿耶稣,杀他。只是说:「当节的日子不可,恐怕百姓生乱。」
「逾越节」-是犹太人重要的节日。每年的这天,即犹太宗教历的正月十四日,犹太人都吃特定的餐饭,以纪念在摩西时代神的拯救,将他们从埃及的奴役中解脱出来,尤其逾越节献的羔羊,代表神拯救百姓免于死亡。每年这个时候,千千万万的犹太人聚集在耶路撒冷守这节(参申16:2)。逾越节在十四日的黄昏以后举行,七天的除酵节也同时开始 (参出12章)。
逾越节,又是除酵节的前两天,祭司长和文士们策划要用诡计拿住耶稣并杀害他。他们决定不可在逾越节期间动手,免得激起民众的暴动,因为众人以耶稣为先知 (参太21:46),其实,在可11:18,祭司长和文士们早就想法子要除灭耶稣了。
14:3-9 在伯大尼受香膏
[14:3] 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疯的西门家里坐席的时候,有一个女人拿著一玉瓶至贵的真哪哒香膏来,打破玉瓶,把膏浇在耶稣的头上。
当以色列的宗教领袖们策划杀害耶稣时,他耶稣正在伯大尼长大麻疯的西门家里作客。摩西律法禁止长大麻疯的和其他的人混合在一起,应当独居营外(利 13:45-46)。这样看来,西门已痊愈。一个女人趁耶稣坐席的时候,拿著一玉瓶极贵的香膏浇在他耶稣的头上,这个女人是马大的的妹妹马利亚(参约12:1),她的举动显示了她对耶稣的深敬爱。
[14:4-5] 有几个人心中很不喜悦,说:「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这香膏可以卖三十多两银子周济穷人。」他们就向那女人生气。
有些人看见了马利亚的举动,就很不高兴地说:「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这香膏可以卖三十多两银子周济穷人。」这些人认为极贵的香膏浇在耶稣的头上是枉费,应该用来救济穷人,因为这它可以卖三十多两银子,相当于一年的工资。
根据约翰在约12:4-6的记载,首先认为耶稣配不上这三十多两银子的这瓶香膏的是犹大,约翰的记载是:犹大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著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
[14:6] 耶稣说:「由她吧!为什麽难为她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
耶稣便对他们说: 「又由她吧!为什么难为她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耶稣为马利亚辩护并称赞她,说她为他做了一件美好的事。
[14:7-8] 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要向他们行善随时都可以;只是你们不常有我。她所做的,是尽她所能的;她是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预先浇在我身上。
这时耶稣指责他们谈道:常有穷人和他们同在,但是他耶稣不能常与他们在一起,他在他们中间的时候不多了,他们要表达对他的爱的机会很快就归于无了。耶稣告诉他们,马利亚把香膏浇在他身上是为他安葬。他说她「所做的,是尽她所能的。」在耶稣死之前,她抓住机会膏了他。
[14:9] 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麽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做的,以为记念。」
在此,耶稣宣称无论福音传到什么地方,人民们都要述说玛利亚所做的事,以纪念她对主的服事和爱。
14:10-11 犹大参与密谋
[14:10-11] 十二门徒之中,有一个加略人犹大去见祭司长,要把耶稣交给他们。他们听见就欢喜,又应许给他银子;他就寻思如何得便把耶稣交给他们。
十二门徒中有个称为加略人犹大的独自跑去见祭司长,要把耶稣出卖给他们。他们听见犹大的话很高兴,答应给他赏钱。根据太26:15,他们给了他三十块钱。这数目等于一个奴隶的估价(出21:32),犹大竟为一个奴隶的估价出卖了耶稣,这价钱应验了亚11:12的预言。从那时起,犹大就找机会要把耶稣交给他们。路加记述犹大便找机会,要趁众人不在跟前的时候把耶稣交给他们(路 22:6)。以色列的宗教领袖们不敢公开地捉拿耶稣,因此他们想趁众人不在的时候捉拿他。
14:12-26 最后的晚餐
[14:12] 除酵节的第一天,就是宰逾越羊羔的那一天,门徒对耶稣说:「你吃逾越节的筵席要我们往那里去预备呢?」
除酵节的第一天,就是宰逾越节羔羊的那天,门徒们对耶稣说:「你吃逾越节的筵席要我们往哪里去预备呢?」逾越节总共延续八天,这里指的是星期四,即尼散月十三日,在那天犹太人要在家宅内开始预备除酵,因此一般称这天为「除酵节的第一天」。犹太人都是在正月十四日下午,就开始宰逾越节的羊羔,到黄昏时分就吃逾越节的筵席。耶稣和使徒们所吃的最后晚餐,时间似乎在十三日晚上,按犹太人的算法已属十四日,因为他们以日落时分计算。
[14:13-16] 耶稣就打发两个门徒,对他们说:「你们进城去,必有人拿著一瓶水迎面而来,你们就跟著他。他进那家去,你们就对那家的主人说:『夫子说:客房在那里?我与门徒好在那里吃逾越节的筵席。』他必指给你们摆设整齐的一间大楼,你们就在那里为我们预备。」门徒出去,进了城,所遇见的正如耶稣所说的。他们就预备了逾越节的筵席。
为了预备逾越节的筵席,耶稣就派两个门徒进城(耶路撒冷)。当时耶稣他们还在伯大尼,耶稣告诉他们:「你们进城去,必有人拿著一瓶水迎面而来,你们就跟著他。,他进那家去,你们就对那家的主人说:『夫子说:客房在那里?我与门徒好在那里吃逾越节的筵席。』他必指给你们摆设整齐的一间大楼,你们就在那里为我预备。」进城后所要发生的事情及如何应对。,门徒们去了,进了城,所遇见的正如耶稣所说的一样,于是他们就预备了逾越节的筵席。这显示神亲自预备了逾越节的筵席。犹太人为过逾越节,要除净一切有酵之物(出12:15;18-19),并预备羊羔、酒、苦菜、无酵饼等等。
[14:17-19] 到了晚上,耶稣和十二个门徒都来了。他们坐席正吃的时候,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与我同吃的人要卖我了。」他们就忧愁起来,一个一个的问他说:「是我吗?」然后又有一个问,是我么?
傍晚,耶稣和十二个门徒来了。路加记载耶稣和使徒们坐席 (路 22:1)。用饭的时候,耶稣宣布在使徒中间,跟他一起吃饭的,有一个要出卖他,这个揭示使他们很忧愁,一个一个的问他说:「是我吗?」
[14:20-21] 耶稣对他们说:「是十二个门徒中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那个人。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经上指著他所写的;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
耶稣回答使徒们说:「是十二个门徒中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那个人。」约翰告诉我们耶稣蘸了一点饼后,他就递给犹大。犹大受了那点饼,立刻就出去。那时候是夜间了(约 13:26-30)。接着,耶稣陈述: 所要发生在人子身上的事是要应验圣经的预言(诗41:9),但是,那出卖他的人有祸了,他不生在这世上还好!
[14:22-24] 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了福,就擘开,递给他们,说:「你们拿著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他们都喝了。耶稣说:「这是我立新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的。
在此,耶稣设立了主餐。实际上,主餐并不是逾越节的筵席的表述。要不然否则,它就失去了它的重要性,耶稣是在逾越节的筵席结束时设立了一个新的纪念筵席,即主餐。
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擘开,递给门徒们,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犹太人家庭中的一家之主,在逾越节的筵席上,习惯上都是负责拿饼的。擘饼的时候,家主把饼拿在手上,口里说:「这是我们的先祖在埃及地所吃的苦难之饼。」但是,耶稣的这一举动,添加了一个完全崭新的意义。「这是我的身体」-指这饼代表他的身体,而不是这饼已变成他的身体。,这饼象征耶稣的身体,为世人的罪孽被钉在十字架上。
接着,耶稣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他们都喝了。在犹太人家庭的逾越筵席上,家主要传递三只杯,第三只很可能是本经所指的,称为「福杯」「这是我立新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的」-这葡萄汁(25节) 象征耶稣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太26:28)。「我立新约的血」-应验了耶31:31的预言。出24:8的约是用血而立的,耶稣将要成为被杀的羔羊。
[14:25] 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神的国里喝新的那日子。」
「这葡萄汁」-代表主餐。「喝这葡萄汁」-不是照字面地,而是陈述耶稣和门徒们在吃主餐时的团契。耶稣在此应许使徒们,他不会参与这筵席,直到他在s??神的国里那一天再与他们同参与这筵席。「直到那日子」是-指直到耶稣复活和圣灵降临之后。在耶稣升天之前,没有主和使徒们同领主的晚餐的记载。「神的国里」是-指在五旬节圣灵降临之后被建立的教会。
保罗在林前11:23-26指出吃主餐的意义,就是纪念耶稣为赎我们罪受死。我们每逢吃主餐时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
[14:26] 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
犹太人习惯在逾越节聚餐之后唱诗篇115-118章。耶稣和使徒们唱了诗,然后到橄榄山去了。
14:27-31 预言彼得不认耶稣
[14:27-28] 耶稣对他们说:「因为我今晚你们都要跌倒了,因为经上记著说: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但我复活以后,要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
在橄榄山,耶稣向使徒们预言: 第一,那晚,他们都要为他的缘故跌倒,离弃他。第二,耶稣引用亚13:7预言他会死在犹太人的手里,而且使徒们会分散。第三,耶稣会复活,并且应许使徒们,他会与他们在加利利见面。
[14:29-31] 彼得说:「众人虽然跌倒,我总不能。」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就在今天夜里,鸡叫两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彼得却极力的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众门徒都是这样说。
彼得焦急与勇敢地回答说即使大家都离弃耶稣,他绝对不会。耶稣预言彼得会对他更不忠,在鸡叫两遍以先,彼得会三次不认他。但是,彼得继续抗议,坚称他会对耶稣忠心耿耿,即使和耶稣同死,也绝对不会不认耶稣。当其他的使徒们听了彼得对耶稣的效忠宣言后,他们也都效法。
14:32-42 耶稣在客西马尼祷告
[14:32-34] 他们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耶稣对门徒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祷告。」于是带著彼得、雅各、约翰同去,就惊恐起来,极其难过,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警醒。」
耶稣与使徒们来到了一个叫客西马尼的地方。客西马尼是一橄榄园。耶稣进入客西马尼并不是要逃避死亡,而是为他的死作准备。他吩咐其他的八个使徒坐在那里等他,因为他要进去园里去祷告并单独与神同在,然后他带着彼得、雅各和约翰进去园里。耶稣内心惊恐,感到非常难过,便对他们三人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 你们在这里等候,警醒。」耶稣非常忧伤,不是因为他怕死,而是他将要因承担罪而与父隔绝(可15:34),那无罪的耶稣将要替我们成为代罪羔羊(林后5:21)。地狱的悲剧就是与神隔绝,这也就是耶稣面对十字架时极度痛苦的根源。
[14:35-36]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倘若可行,便叫那时候过去。」他说:「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
耶稣又向前走了一点,俯伏在地祷告。他祈求神若是可以,不使要让他经历那受难的时刻。他求说:「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耶稣在此祈求神把那苦难和死亡的杯以及那痛苦的时刻撤去。路加描述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路 22:44)。神没有回答,耶稣的祈求并不是自私的,「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神的意思是耶稣上十字架,这也是他来到世上的目的。
[14:37-38] 耶稣回来,见他们睡著了,就对彼得说:「西门,你睡觉吗?不能警醒片时吗?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祷告完毕,耶稣回到三个使徒那里,十分需要他们的同情和鼓励,却看见他们都睡着了,就责备彼得说:「西门,你睡觉吗?不能警醒片时吗?」这表明耶稣在这时刻十分希望他们的陪伴。路加记录使徒们是因为忧愁而睡著的(路 22:45)。接着,耶稣说:「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耶稣比任何人都了解肉体的软弱,因此他给了我们一个警告,「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
[14:39-40] 耶稣又去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又来见他们睡著了,因为他们的眼睛甚是困倦;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耶稣又去祷告,再用同样的话。他再回来时,发生现他们又睡着了。他们困得睁不开眼睛,也不知道对他怎么回答。
[14:41-42] 第三次来,对他们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吧!够了,时候到了。看哪,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起来!我们走吧。看哪,那卖我的人近了。」
耶稣第三次回来时,对彼得他们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吧!够了,时候到了。看哪,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他们与他同警醒的时间已过了。那「时候」,即他被出卖和被捕的时候,他已准备把自己交于罪人手里,例如犹大,该亚法,彼拉多,希律,和其他的人。「起来!我们走吧」-耶稣并不是要逃避,而是要面对他的敌人,他现在要把使徒们叫醒,因为卖他的人已走近了。
14:43-51 捉拿耶稣
[14:43] 说话之间,忽然那十二个门徒里的犹大来了,并有许多人带著刀棒,从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那里与他同来。
耶稣正说着,那十二个门徒中的犹大来了。「十二个门徒里的犹大」-这里是强调18节预言的应验。有一群人带着刀棒跟犹大一起来,他们是祭司长、文士和长老派来的。
[14:44-46] 卖耶稣的人曾给他们一个暗号,说:「我与谁亲嘴,谁就是他。你们把他拿住,牢牢靠靠的带去。」犹大来了,随即到耶稣跟前,说:「拉比」,便与他亲嘴。他们就下手拿住他。
犹大已和那群带着刀棒的人约定了暗号,使他们能从使徒中辨认出要捉拿的人,这个暗号就是: 他所亲的人就是耶稣。犹大立刻走到耶稣跟前,假意地问安:「拉比。」然后,就亲了耶稣。那些人立刻上前,拿住耶稣。耶稣被出卖和逮捕应验了诗 41:9的预言:「连我知己的朋友,我所倚靠,吃过我饭的也用脚踢我。」
[14:47] 旁边站著的人,有一个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个耳朵。
看到耶稣被捕,他的门徒之一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的一个耳朵。约翰指出这个门徒是彼得,而那祭司的仆人名叫马勒古(约18:10)。路加详述道: 耶稣摸那人的耳朵,把他治好了(路 22:51)。
[14:48-50]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带著刀棒出来拿我,如同拿强盗吗?我天天教训人,同你们在殿里,你们并没有拿我。但这事成就,为要应验经上的话。」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
接着,耶稣责备那群人,说他们带著刀棒出来抓他,好像他是个强盗。耶稣揭露了他们的懦弱,因为耶稣天天坐在殿里教训人,他们并没有拿他。但是,这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要应验经上的话(诗22:6,赛53:7)。这显示他们并没有拿他,而是耶稣把自己交于他们的。耶稣愿意舍命,这也是神拯救世人的计划(参徒2:33)。这时候,所有的门徒都离弃耶稣,逃走了。可见,耶稣在27节所作的预应验了言。
[14:51-52] 有一个少年人,赤身披著一块麻布,跟随耶稣,众人就捉拿他。他却丢了麻布,赤身逃走了。
有一个少年人,身上只披着一块麻布,跟着耶稣。那些人想捉拿他,可是他丢了麻布,赤着身子逃走了。有些人相信那个少年人就是本书作者马可。耶稣在危难和痛苦的时刻,所有的人都离弃了他。
14:53-65 犹太工会的审评
[14:53] 他们把耶稣带到大祭司那里,又有众祭司长和长老并文士都来和大祭司一同聚集。
耶稣被捕后,被押送到大祭司那里。该亚法是当年在任的大祭司,他的任期是公元18至36年,他也是曾任过大祭司的亚那的女婿(约18:13)。众祭司长、长老和文士已经在该亚法那里聚会。这显明他们正照着已作出的决定按计划行事(参可14:1)。
其实,耶稣被捕后,他先被带到亚那面前,因为亚那是当年作大祭司该亚法的岳父(约18:13)。然后,亚那把耶稣解到大祭司该亚法那里去(约18:24)。
[14:54] 彼得远远的跟著耶稣,一直进入大祭司的院里,和差役一同坐在火光里烤火。
那时,彼得一直远远地跟着耶稣,来到大祭司的院子里。「院子」-即周围建有房子的露天院落。他进去院子和差役同坐在火光里烤火。马太说彼得要看这事怎样了结(太26:58)。
[14:55-59] 祭司长和全公会寻找见证控告耶稣,要治死他,却寻不著。因为有好些人做见证告他,只是他们的见证各不相合。又有几个人站起来做假见证告他,说:「我们听见他说:『我要拆毁这人手所造的殿,三日内就另造一座不是人手所造的。』」他们就是这么做见证,也是各不相合。
祭司长和全公会都寻找见证来指控耶稣,以便置他于死地,可是他们找不着。「公会」-是犹太最高法庭。公会成员有七十人,是以大祭司为首的由民间领袖和以大祭司为首组成(53节)的,其职责是维持公共秩序,处理有关律法的宗教案件和诉讼。但受制于罗马政府及其任命的巡抚,公会无权宣判死刑(约18:31)。虽然好些人来作见证,犹太领袖们还是找不出杀耶稣的理由,因为这些人的见证各并不相吻合。最后,有几个人前来作假见证,控告耶稣说:「我们听见他说:『我要拆毁这人手所造的殿,三日内就另造一座不是人手所造的。』」他们做的见证,也是自相矛盾。事实上,他们歪曲了耶稣的声称:「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约2:19)。可见,这些作假见证的是在诬告耶稣。
[14:60-61] 大祭司起来站在中间,问耶稣说:「你什么都不回答吗?这些人做见证告你的是什么呢?」耶稣却不言语,一句也不回答。大祭司又问他说:「你是那当称颂者的儿子基督不是?」
大祭司立刻站起来问耶稣,这些指控是怎么回事,耶稣却一言不发。大祭司再对耶稣说:「你是那当称颂者的儿子基督不是?」根据太26:63,大祭司以神的名强迫耶稣作出诚实的回答,他强迫耶稣在他面前起誓,以证实他的身份,使耶稣不能再保持沉默了(参利5:1)。
[14:62] 耶稣说:「我是。你们必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著天上的云降临。」
耶稣证实,他是神的儿子基督。接着,他引用但7:13来证实他将会「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即坐在最高的位置掌握最高的权柄。「驾著天上的云降临」-指耶稣在天上得权柄和荣耀,而不是指降临在世间(参可13:26注)。
[14:63-64] 大祭司就撕开衣服,说:「我们何必再用见证人呢?你们已经听见他这僭妄的话了。你们的意见如何?」他们都定他该死的罪。
大祭司听到耶稣这话,就气愤的撕开衣服,表示耶稣亵渎神名。按照摩西律法,亵渎神名的要被石头打死(利24:10-23)。他们都听见他「亵渎神名」,他们不再用见证人了,现在他们要如何审判呢?他们都判耶稣死罪。
[14:65] 就有人吐唾沫在他脸上,又蒙著他的脸,用拳头打他,对他说:「你说预言吧!」差役接过他来,用手掌打他。
然后,他们就吐唾沫在耶稣脸上,蒙着他的脸,用拳头打他,还对他说: 「你说预言吧!」差役带走耶稣时也用手掌打他。为了拯救世人,耶稣竟然愿意受如此的羞辱!
14:66-72 彼得不认耶稣
[14:66-68] 彼得在下边院子里;来了大祭司的一个使女,见彼得烤火,就看著他,说:「你素来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夥的。」彼得却不承认,说:「我不知道,也不明白你说的是什么。」于是出来,到了前院,鸡就叫了。
当时,彼得还坐在屋外的院子里,一个大祭司的使女经过看见他在烤火,就盯着他,说他是跟拿撒勒人耶稣一伙的。彼得连忙在大家面前否认了一切。然后,彼得走出去,到了前院。就在这时候,鸡就叫了。
[14:69-70] 那使女看见他,又对旁边站著的人说:「这也是他们一党的。」彼得又不承认。过了不多的时候,旁边站著的人又对彼得说:「你真是他们一党的!因为你是加利利人,而且你的口音又证实了。」
那个使女又看见彼得,再对周围的人说他是和耶稣在一起的。这回,彼得又发誓否认这一切。又过了一会儿,站在那里的人又对彼得说:「你真是他们一党的!因为你是加利利人,而且你的口音又证实了。」
[14:71-72] 彼得就发咒起誓的说:「我不认得你们说的这个人。」立时鸡叫了第二遍。彼得想起耶稣对他所说的话:「鸡叫两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思想起来,就哭了。
这一次,彼得开始发咒起誓,坚称不认识这个人。就在这时候,鸡叫了第二遍叫了。耶稣在可14:27-30作出的预言应验了。彼得突然记起耶稣对他说过的话。他想起来,就哭了。路加叙述耶稣转过身来看彼得,彼得便想起耶稣对他所说的话,然后他就出去痛哭(路 22:61-62)。